互联网资讯
互联网资讯

腾讯手机QQ产品经理丨我做产品的「失败」体验

时间:2015-08-10   点击量:326   关键词:觉得  它会  下一个  应用  现象  单曲  时候  文章  这篇  我写  听汪  

腾讯手机QQ产品经理丨我做产品的「失败」体验


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听汪峰老师的新单曲“流年啊 你奈我何”,恰巧我又在写自己做产品的“失败”经历,顿时感觉秋风四起,落叶飘飘,一副冰冷凄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。说心理话,当宣布自己的产品转维护不再继续投入开发的时候,我心里真的很难受,似乎失去了什么,似乎又得到了什么,但那一刻我的内心更多的是“不甘心”。


“不甘心”是想再争取一些资源做更多的尝试,证明产品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正确的,所做的一切是对用户来说有价值的,想给产品保留一丝希望;“不甘心”是作为产品经理的自尊,总觉得做过的事可以做的更好,而且还有很多事自己没有做;“不甘心”是内心一种无力的呐喊,心有不甘,力未用完,可是,结束了就是结束了。


这段做产品的“失败”经历,对我来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今天我做一次复盘,与大家分享。


1.“低频”需求确实很难做大


我们以前总会听到关于“高频需求”的说法,就是产品上的功能是可以解决用户“经常”遇到的问题,这个“经常”就是“高频”,相反“偶尔”就是“低频”。我之前心里对这个事有着深刻的认识,但似乎一直停留在认识上,再加上之前都是做的相对“高频”的需求,所以一直都只是觉得,应该是这样,直到这次才真正明白。


或许选择“低频”需求的开始就是一个错误,我在做产品前期规划的时候,会分析需求的发生场景及发生频率,说白了就是对用户来说有多“痛”。如果一开始的漏斗选择的太小,场景也会越来越少,越收越窄,相反如果选择了大一些的漏斗,那么就会好做很多,很多时候,产品经理在规划时候的判断,基本就就决定了产品的成败。


2、“关键路径”上的门槛要足够底


我想不少产品经理都是这么想的,也包括我,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总是感觉有点距离或者说太过于理想化了。总想让用户多填写一些信息,多选择一个条件,多做一点操作,这在产品的关键路径上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层层阻碍,是非常致命的。


产品流程要足够简单,简单不意味着简陋,只是想让用户能否更加轻松的走到你的产品套路中来。


3、“场景”要考虑完整


“场景”这个词儿对产品经理来说非常重要,我自己也非常认可这一点。只是需要在考虑“场景”的时候要更加细致,通过流程图将这些场景串起来,这是我试过最好用的方法,不管是主流程还是分支流程,都要想清楚,然后串起来就可以将其场景化了。


4、“迭代节奏”很重要


我当时两个节奏都没有踩好,状态非常别扭,所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,产品经理可以控制好“迭代节奏”就显得很重要了,虽然当时自己做了很多尝试,但是觉得还是有不足的地方。


这里的“迭代节奏”包括:“版本节奏”和“运营节奏”。举个例子,V1.0版本发布在7月10日,V1.1由于开发资源不足,评估完需求复杂程度后预计在9月10日发布;V1.0的运营由于排期问题,在7月30日开始运营,软广才能开始对外投放。


所以产品经理需要对现状有个“预判”,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两件事,一个是“提前启动运营策划”,让推广和产品发布的时间点能配合起来;另外一个是“简化下一个版本的需求”,让有限的开发资源投在优先级较高的功能上,保证产品能够继续小步快跑起来。


5、先“能用”再“好用”,先“小而精”再“大而全”


产品存在的价值一定是“解决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个问题”, 所以在产品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对很小的一个功能进行“精雕细琢”专心解决好一个问题,而非“平台化思维”,什么都想做,但似乎什么都做不好,搭建好骨架后才能做大做强。


当时自己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,就是应该按照1+1的思路来做,但是却在按照0.9+0.1的思路做,体验扣的有点过于细了,应该是提供“有损体验”,但是功能可用,后续不断完善。有种什么都想做的“平台化思维”一直在干扰我。


很多错误在亲身经历了之后才会有着深刻的感悟,后知后觉的痛楚似乎不那么好受,不过我想这也是在产品道路上需要面对的困难,有经历才会有成长。我将这些内容分享出来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抛砖引玉,希望我们可以共同进步。


啊,多么痛的领悟…


欢迎大家随时跟我交流,可以把你们的经历告诉我,我汇总出来后与大家分享,帮助更多的产品人,少走弯路。


对了,最近“小咖秀”火了,你觉得它会是下一个现象级应用吗?





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,如果侵权,请联系:901070669@qq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;
推荐解决方案
热门解决方案